麻木,不是浪费时间的借口。



01
我,麻木了。


(这些图的内容是本人以前写的...可以放大看)


当我发现现在的自己与以前的我,

思维有着天差地别的时候;


当我发现自己每天说不怕困难

实际被焦虑控制住灵魂的时候;


当我回看我之前写的文字

却被自己征服了的时候


就是现在。


从两天前的一次发病里,直到现在,我反复思考都无法找到证据再来反驳我的推论。

我,堕落


02
辞职后的我事实上在迷茫着。


虽然,生活并不轻松,但我们有理由成为你想成为的人。这在于你允不允许你自己成功,相信自己、拼尽全力、展翅翱翔,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药箱同学


但是选择的方向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

创立肄苑并达到我的目标,用以支撑我的价值实现,是我本来付出一切的最终目的。


我做出“启动专插本复习”的策略可能仅源于我在9月份的一次辞职。辞职的举动,更多是因为感兴趣的行业,其普遍现状不让我满意。

在此行业,特立独行的团队们往往需要更高端的人才,并且很少会公开招聘。我也很难离开深圳去加入一些喜欢的团队里,也没有勇气说“我可以一人独揽肄苑的大局”。

我辞职后,根据当时的心境,就不太可能再去找工作。


也多次和同学们交换过意见,即我们的就业前景在客观事实上并不明朗。

现在依然在持续工作的同学们,更多是从大二的暑假就开始了主动实习。

那时的我,心态上注定不会关心。


大多数毕业生想的是,如何短时间内在深圳找一份工作安定下来。

所以不会容忍自己赚不到钱。即,能够提升职场能力进而获得更高收入的手段,只要自己受得了,面子过得去,就没有什么不能做的。

但是另一部分人,因为一些先天条件,或者已经进行了思想搏弈。


这个问题就不曾在毕业前产生过。

恰好我是属于这一片人。


我痛恨的是我没有用这个先天优势,争分夺秒地考虑将来。

而是自今年3月左右以来到9月入职,完全不在状态,没有实际意义做到什么东西。

所以当我接触到社会后,我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应激反应。


且看我10.10写的一段话:

好了,有这么多时间我能做啥呢?

首先,就我自己的认知来讲,我仍然对教育创业有很大热情。但用上半年冷启动的失败,从客观来讲我需要积累更多知识,也需要等待小伙伴们能从学校腾出时间来一起创造。

...

专插本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学到更多,外加沉淀时间找伙伴,一举两得。

我鄙视的是想用专插本混学历找工作的人。对于在路上的求知者、演变者,我始终保持敬重。


当时我辞职已经过了相当一段时间,但对于报专插本这件事,我还是怀疑的。


但搞笑的事实是,从辞职到现在以来,我一直只能跟家里人说我在家里的原因是我在备考专插本。

肄苑的事情从一开始就不被他们真正理解过。

单纯嘴上说支持创业罢了。讲了无数次肄苑是干啥的,过一两天又过来问...那我还能干啥?


再且,因为有两位在专插本同行的伙伴不断敦促,我就把它变成了头等大事。我的核心四线程里,至少这两个月实际上就没有给“全职小能手”动过一点进度。


这是我贴在一角提醒我自己的。全职能力就是以前的“第二职业”计划,意在为创业前积累相关知识储备。


而且因为在时间管理上为肄苑付出的时间,跟专插本复习的时间是被记为一块的导致了我的日报、月总结中根本不能客观发现数据上的严重漏洞


所以我目前把专插本当成主要任务的决策是对的吗?

至少这两天想的,完全不对,甚至背离了起飞的初衷


我的拟考专业——电子商务

第一,只有5所公办学校,其中有3所因学校规则我不能报考。剩余两所的高考录取分可能都比深职院逊色,专插本分数也很低。

所以如果我现在继续备考专插本,我几乎就必须换专业。

这段话参考了2020的招生计划。


我当时选择电子商务就是冲着复习难度低与我之前的专业交叉度最大所做出的选择。而管理学之下的其他专业,有相当一部分我本人是拒绝的。剩下的一部分,考试又具备相当难度。


第二,我报考专插本的初心是“调整自己的状态”。能考到好学校也是我想争取的:更多同行者、更多好资源,用以培养肄苑。


第三,这件事可能影响我的长期目标可实现性。

管理学相关的学校没有在深圳的,所以创业到线下冲刺这一步,必然要等到我2023年实习期回来深圳后才能做。但是我在《橙酱自己的2020年终总结+未来打算》中又说了:我仍然还是会把25岁作为我个人资本管理的分水岭。

我可以两年把一个项目做到如此成功以至于造福我自己?没有证据表明我可以。

我能把事情做到有指数化发展的趋势,就没有低于三年的。而且我从来不擅长于做快事。


03
迷茫与焦虑,肯定不是未来的解药。


我目前的决策方向是:

1、认清形势,全面调整工作时间分配策略

2、在2025年前,追回这9个月的迷茫给我带来事实上的时间损失。


所以我会:

1、密切关注今年各院校即将出台的专插本政策,电子商务公办Top3院校的政策出来前,专注于复习公共课,不复习专业课;如果政策继续对我不利,会重新研究报考专业,不排除因此放弃备考

因为追求学历从来不是我报考专插本的目的!就这一点谁会和我一样?

2、改进时间分配策略。继续以周为控制节点,保证“多面小能手”上的花费时间事实上大于专插本的复习时间,我的计时器也因此要增添分类。

3、推动进度反馈机制。因为现实生活中缺乏事实上的同行者,我必须持续地把“多面小能手”相关的进度汇报在元宇宙中。就像六年前那样,从元宇宙中找到向上的能量,进而提高我的真实水平。

4、设立合适的flag。根据之前写的文档,将重要的产出节点公示,便于推动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付出,最终使肄苑相关事物具体化、产品化。


甚至于我很难写出这一篇文字。因为以前那个一小时写好导图、半小时整理出几千个字的思维能力,确实暂时不在我身上了。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小橙酱,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589Y1BE7】获取授权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小橙酱的研究室

Tagged:

既然来了就留句话吧(。・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