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高中生:天天把内卷挂嘴边,你就输了! 4 年 前 阅读量: 457 (图片来源:网络——出处不明) 罗辑思维的罗振宇老师,曾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描述内卷,大意是这样的: 江湖中有一本葵花宝典,大家得到之后,可以天下无敌。有一天,葵花宝典被公开了,人人都有机会练。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这会成为一个灾难。 因为一个人拥有时,练不练是一个人的事。大家都拥有,练不练就不由自己决定了。比如你有一个仇人,如果你不练,你的仇家就会练成后来杀你,所以逼得你也得练。 最终,江湖上所有的人都会练葵花宝典。练了宝典,可以天下无敌,但因为人人都练了,人人都天下无敌,所以就没有什么天下无敌了... (图片来源:pixabay) 这本葵花宝典,像极了我们在学校里的教育。 每每与学弟学妹们谈起自己最大的目标是什么,我总能听到“考上市一中”、“高考600分”这样类似的描述。 而“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也正是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学课本知识的基本要求,并以此为范。 殊不知,人生不可能不跨越18岁。 在高考的分水岭之后,你必须有想要做的事。再不济,你也得工作赚钱吧?简单理解,考到什么学校,大部分人也就是希望能赚到多少钱,或者获得多少名利罢了。 这是人类的天性所为,这是社会的大趋势。 在学校读书,确实是在建立个人梦想蓝图前的一种缓冲手段。 但我觉得的是,你不该恨不得把每一秒都投入到应试中。 你不可能没有经历过——明明付出了那么多,却还考出一样的分数。 这就是你的个人特质,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的,皆决定了你在考试这一方面的上限。 别人为什么比你做得好?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而恰恰是因为你与别人不同。 天生的也好,履历、环境也好,甚至一件微小的事情,一个不同的态度,都可能让你成为你只属于你自己的英雄。 例如,我以前在学习地理的时候,喜欢从基本事实出发,详细论证因果。因此认为一堆全国卷题目,是为了出题而出题,甚至可以罔顾基本的事实线索——只要他符合课本的逻辑就可以。 也因此,我的高中地理分数一直稳定,失的分大多数就是我不墨守成规各种早就知道的套路。 你觉得我做的对吗? 从高考的角度上来讲,肯定是不对的。 从整个地理大学科思维来讲,是极其有利的。 因为这样的思维,可以让我轻松解决你们说的偏题、怪题。 (图片来源:pixabay) 大部分教师、家长会给你灌输一种理念: 上了高中,就先只管学习吧。 我问:具体学什么东西? 他们说,当然是学校内的知识了。 但是我们如果只关注学校内的——尤其是现在“双减”行动之下,我们不走出学校学习对自己未来有用的课外知识的话——那你的大脑里,也仅仅只有江湖里大家都知道的一本《葵花宝典》,看似有用,实则大家都会:既然每个人都是专属于自己的英雄,你当然没有办法只用这本一模一样的《葵花宝典》,成为你想要的你自己,最后,芸芸众生,天天抱怨“内卷”的存在。 你有资格,自选你的未来。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以后想连更文章陆续说明细节的内容,在此就先略说一二。 1、明确目标,重视选择:学业上如非必须,不追求高目标,适可而止。 高考就是一种分级手段。 不可能所有人都高考满分。 如果大家都通过艰辛的学习考到了满分,那么大学怎么录取学生呢? 如果不是因为学位不够,还有必要设置高考吗?直接做一贯制教育就可以了。 而今年的考研人数,再创新高。 夸张到,2021年有909万大学生毕业,而有457万人选择了考研的报名。 如果不考虑往届生二战,如果把这900万毕业生全当本科生的话... 那么这一年就只有一半的本科生,选择了就业。 且这个可怕的比例失衡趋势,是近四年不曾变过的。 所以,到底是花费多好几年获得一个好学历+付出学费,还是直接毕业出来就工作,甚至从大一就做那些“一般人看不起”的事情,请问哪一个从人生的角度上划得来? 这个问题可能会是一个知乎上的热门问题。 答案不重要,我要提醒你的是:在一条人人皆可走的人生道路上,你有必要制定合理目标,适可而止,并向同龄人一般不会走的道路,发起坚决且长久的挑战——你是会选择因为处事经验不足,到了职场的内卷,还是想通过各种学习时间的合理分配,成为他人口中的“卷王”呢? 读书,可破万"卷"! 2、持续主动提升——主动很重要! 你可能早已体验过主动学习和被动(填鸭式)学习之间的效果差异了。 原因很简单: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提高自己,我们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就是为了体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一切都和别人无关。 这时候你可能会说:我还是个学生,我根本就没有除了学校之外的学习资源啊! 那请问:“内卷”这个梗是怎么火起来的? 当然是通过互联网火起来的! 现在的你明明有一个自由看世界的渠道,你却不知道用它来做事... 不过这只是一种你获得新知、提升自我的渠道。难道互联网出现之前,就没有天才少年了? 恰好,他们只是提前进行了自我的潜能发掘,并坚定的选择了与你不一样,但更靠近他梦想的路。 能做出这样决定的人,确实很少,也不一定能成功。当他们异于常人的人生经历与阶段结果被众人皆知时,我们才会给上“天才”的标签。仅此而已。 单纯学习课外知识,就足够了吗?可能还不够。 有一些方法、手段和认知体系可以让你的学习效率提升,也可以间接地解答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进而宽敞心胸,轻松待事。而这些内容我会在日后慢慢地和大家具体分享。希望我的分享累积到一定层次后,可以形成一个新的体系,用以帮助各位高中生们轻松面对漫漫长路...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小橙酱,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5SRC6NBB】获取授权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小橙酱的研究室 0
既然来了就留句话吧(。・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