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解做学生本质上做的那些事:简单但不简单

做了这样一张图,把我以为的,从初中到找到工作(变成不是传统定义上的那个"学生”),学生最起码要具备的那些能力。
以及一些简单的提升思路,在图中分享给大家。


(看不清楚?备用链接:https://cdn.jsdelivr.net/gh/hututu-tech/IMG-gongfeng@main/2022/03/08/6227161cc930d.png / https://i0.hdslb.com/bfs/album/a331e12304c83625abeacbdb429003ee7c0d2c33.png)

因为我高中阶段也就地理拿得出手的,例子就拿地理举了
希望各位看得懂吧(看不懂赶紧翻书去,这什么会考合格考之类的,(关于地理的前两题)都必考的知识点,其他看不懂的可以自己搜索。或者留言,我之后出一些文章,慢慢说明,或直接回复。( •̀ ω •́ )✧
防杠: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我不是什么权威人士,也没有参考什么论文、资料,所以请尽情带着自己的想法理解、补充和批判,这样我想做这个图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比较必要的名词解释:线性思维 / 树状思维 / 网状思维。
首先:表格里没有写的一种思维方式叫点状式思维。这种思维模式里的认知,就像下面的图里一样,是零散的。


线性思维:就是可以把这些知识连接成一条线,做一些简单的推论。具备这种最简单的连接能力,就是所谓送分题得分的能力。
如果你只有点状式思维,你就没有广东省所处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具体知识点这样的逻辑了。你就只能回答“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这样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是不需要转换的。
所以我敢确认:绝大部分的高中生已根本上具备了线性思维。


树状思维:
有些人称之为“结构性思维”。你们老师天天叫你们做的思维导图,就是一种表现形式。
你的脑子里可以有思维导图的体系存在,那就代表着你有了树状思维。

(图源:网上随手一搜,侵删。其实一般的教辅书也会有的吧)
网状思维:
极少数人具有的一种思维模式,甚至于很多畅销书作者都不写。
你可以把上面图中的这些知识点相互直接连接,而不需要去思考他们本来的主题。重点在于,你的知识之间可以跨学科、跨场景的互相连接,只要是你记得的,都可以轻松地把他们组合在一块。网状思维更多是一种理念,没有特别好的直接表达方式,一般在需要的场景,转化为树状思维导图输出。
这么说吧:做梦的梦境,就是一种网状思维的连接与“可视化”的过程。只不过做什么梦你控制不了。
还有所谓的“胡思乱想”,正经的跨学科研究能力,也是有网状思维的体现。
用图片表示,大概就是这样的一种连接状态: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小橙酱,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5WR9IYQV】获取授权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小橙酱的研究室

既然来了就留句话吧(。・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