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橙酱的个人说明书》第1版,编写于2022.8.23
![]()
你好,我是钟文同学,也可以叫我小橙酱或者橙子。
我在高中期间幸运地被高人提拔,做了许多关于数字教育社区方方面面的工作,又在大学期间幸运的经营了一家工作室,与很多棒棒的小伙伴们一起探索、实践着现实中的数字世界是怎样的。
如果你想了解我,或者与我配合共事,不妨看一看这篇“个人说明书”吧,这样也许不久的将来里我也觉得遇到你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
我喜欢(看着)自己成长的过程
-
我的人生追求之一是能为许多人付出自我价值,也就是“被看见”
-
我常把自己当作是一个产品——“如何让这个产品在目标人群里变得更好”
-
我对自己的工作态度:“有闭环、能按期交付”
-
我觉得可爱跟成熟之间并不冲突
-
很多同学看着我好像高冷,其实我很热情的😂只是热情到无处安放,看起来就有点郁郁寡欢
-
我最近的成长目标是成为一名有所实力的UX设计师,再然后可以有一个自己的、专门创作新意的小工作间
- 在一个年轻有趣的小团队里做着一份不太令人头痛的,与产品相关的工作
- 希望工作对我有所挑战,但只要努力(不需要运气)就一定能完成
最好有巨佬可以带我度过新手期~(但是每次求人又觉得不如求己
- 每天工作时间除了没有在为工作而工作的时间,最好6小时以内,不然容易浮躁
嗨!不就是摸鱼嘛?——不是呀,我也可能是在偷学软件 / 学习别人的经验呢..
- 我非常非常喜欢的团队里有人工作时间之外找我问事儿或者单纯聊个天
就像星创,我何止是喜欢,还内疚自己很多时候做的不够好,不够多...或者有些做的太多了又不被喜欢或者这样做多了就没有多少同学还乐意找我了嫌我太罗嗦了
橙子知道错了给个机会改好吗>︿<
- 乐意分享经验
但不太乐见自己的分享,可能包含未实践过的判断
- 大团队、大场面里,会触发社恐
我曾经看到一个大平层里有上百人在开放办公的时候,第一感受是压抑到了极致
- 做销售
我不擅长于和陌生人打交道,尤其有一方缺少动机的时候对话会很尴尬的( •̀ ω •́ )✧
- 写大段的、高端的文案
虽然我运营微信号很久了,但是我真的没有(帮忙)做出过一篇爆款(说来很惭愧
首先我觉得写大段文字真的很看当时我的心情怎么样(除非有个地能让我一直好心情?嗯,好心情是什么?
- 有事?有话直说,再难听也要直说,不喜拐弯抹角尤其故意隐喻;能在工作软件里讲的事就尽量避免当面讲(除非你看到我在摸鱼
- 非工作时间少谈工作,会被当留言工作时再处理
- 我讨厌一个文档能讲清楚的事,还需单独花时间做PPT解释一遍
- 不太喜欢“团建”(偶尔可以)
- 最让我感觉喜悦的时候是“一块打仗取得了胜利”
- 感觉我有时候看上去很不高兴/很严肃?或者砸桌子(不是
不是这样的,单纯就是工作很认真的时候才会这样的...或者刚做完一件很需要精力的事儿看上去还没缓过劲来。如果我在日常交谈里你看我不太高兴,我可能是表情管理出问题了最好私下提醒我一下我会很感谢你的(
- 当我突然看着你好像想说话又说不出来
很可能是突然把名字或者称谓忘了。给我点时间马上能想起来!这个毛病搞得我以前在工作室的几个重要伙伴的名字我都记不住,连最好朋友的名字也是这样(
这点可能让你不悦,但我一直在想办法解决...
乐意?是“拿得出手吧”
- 我最终知道我要负责创建一个工作室的时候,没有感动到哭(哪怕见到场地的时候),而是马上开了电脑写策划文档。我到现在都佩服我当时居然有这么理性的执行能力,现在要是有个机会给我创业我肯定感动到哭了
- 我们做了什么?微信号运营、参加各种赛事、看各种专业展会,甚至还有幸请到了外部企业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些机会绝不是单靠努力就可以做到的,起码离不开我们指导老师对我们的大力支持;
- 甚至大力支持到特批了我们工作室进行了一次全新的装修,想到这里的时候我想我真的很愧对大家对我的信任,我们有好多新的想法,还没有来得及实践...
- 这可能甚至不是我最乐意分享的经历了..我每次想到的时候,都不由自主陷入自责,如果真要我好好看这段时光,请为我准备好纸巾
自2015年以来在线上学习社区赛道的经历
- 在上一次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遇到了很多有趣的小伙伴,他们告诉我怎么走出困境,证明自己、实现自己
- 我对那样一个社区非常感激,单纯因为足够热心了,在2016年底的时候开始做那个社区的管理者从管一个5万人的小圈子慢慢做到以百万计的大圈子
- 然后在高考前没多久(18年初)这个社区因为合规问题被新闻联播还是新闻频道报道直接下架了。当然我觉得不只是合规的问题,也有资本介入的问题(有兴趣我愿意分享分享当时是怎么回事,挺复杂的)
- 当然一个好的社区管理者还是对社区部分核心成员在别的软件里做了联系备份(哎说到底就是个核心用户QQ交流群),只是量级不能跟以往比了,以前的这个高度再也没有冲到过(最近一次冲到也只是万级用户)
- 随后监管越来越严,越做越没希望,甚至在运营星创工作室的时候还投入大量私人时间尝试各种新的角度寻求增长机会...但很多都被验证失败了(这里我浪费了大量时间,是非常非常愧疚星创工作室的同学的,我有这个时间本来就有相当多的机遇把工作室推到一个个新的高峰,但是没有后悔药啊)
- 在今年(2022年)7月,随着QQ频道官方运营策略的大调整,最后一点希望基本宣告破灭。我于7月中旬彻底腾退出这个赛道。但是陪跑了这么久,说彻底再见对我来说也不太现实...
写好课程项目大纲、协调产出课程各类资源,一起创作棒棒的课程
在先前与其他小伙伴协同建设线上教育社区时,工作内容就主要以规划课程为主:一套有体系的课程是如何从讲师/我的想法里,具体转变落地为人人可购买(可接触的)课程的过程。这一方向需要我的产品、策划思维与统筹能力,而不主要是运营思维。
做类似工作已有较长一段时间。只是以前并不太关注课程商业价值,对此我还需学习经验、实践探究。
备注:在受众分类上,重点关注K12、大学阶段;在时间上,更有兴趣“双减”政策具体实施后才创建的团队。非常乐意相信“双减”落地后教育板块还是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能提供的首要能力可能是我在这个行业的观察、体验的经历,因此可在此板块策划并执行一些有所主见的产品规划。
如从2015年起在此赛道实践至今,我还是选择放弃做教育社区运营的原因是:我认为相对于疫情所致带来的人流相比,现在难以控制社区主题纯净度是最大且很难绕过去的经营障碍。如果还想建设一个高质量的学习社区,我觉得必须有额外的进入门槛限制。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这篇文章里有所讨论:
对直播的后台,例如直播项目运营、场控等有兴趣,不是做主播
之所以选择这个赛道,主要还是看到我的专业能力较贴合目前市场的主要需求,较吃亏的是经验。
两个切角可入:
-
关于“直播”这件事的系统运营。较看重策划、资源整合能力。
-
直播“场控”等:与现场工作相关。
与我专业能力板块结合的创业机会
相对于追随红利,我更乐意与各位小伙伴一起创造属于自己的红利——甚至是很多人的红利。
我能结合我的专业能力+好的商业机会做事时:你给我一个问题,我可以很快给出我的理解。
这种机会非常少,如简历里写的,我自己试过,但没成事。
非常难遇到,有适配的我一定会上。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小橙酱的研究室
既然来了就留句话吧(。・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