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首款职业AI教师课程发布!肄苑首次披露背后难题

过去的这一段时间,肄苑在团队构建与产品开发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我们的团队逐渐建立、课程逐步发布,但也面临了不少挑战。所以,站在这个节点,我们不仅要总结经验教训,还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团队协作“卡脖子”——如何让1+1>2?
团队建设是一个创业团队前期工作的核心之一。经过这一个月的磨合,我们已经基本组建了一个具备多重职能的团队,涵盖了内容、智能化、设计等多个岗位。虽然团队成员之间的工作分工已经基本明确,但由于缺乏充分的协作经验,团队之间的沟通效率仍有提升空间。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更加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和信息共享,以确保工作流程更加高效。
Free Boat Watercolor photo and picture
图片来源于pixabay.com
另一方面,人员的培养也需要更多的关注虽然目前我们的人力资源已能够满足当前的开发需求,但随着项目逐步深入,我们仍需要加强团队的学习和磨合。为此,我们计划最近一个月暂时不进行新一轮招聘,而是通过内部训练和团队合作来提升每位成员的能力和工作协调性。
产品迭代“生死时速”——AI技术能否跑赢需求?
首个教师AI课程+平台已经顺利发布并计划近期开放预约演示。虽然在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开发跟不上更新”的挑战,但随着团队逐渐稳定并加速合作,课程内容的更新速度已有了显著提升。通过实际引入Dify等企业级Agent工具,我们能够在迭代更新时减少开发过程中的滞后现象,从而提高课程的应用价值。
尽管如此,尤其是在教师课程的内容设计上,课程开发仍需进一步优化。或许我们需要通过收集更多真实用户的反馈,进一步贴近实际教学需求,确保我们的产品能够真正解决教师和学生的痛点。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的工作重点将集中在如何通过AI化改造提升精品课程的质量上。我们的目标是设计出能够让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工具,推动教学内容的智能化和个性化。与此同时,我们将结合智能体技术,探索软硬件结合的产品,以提升学习者的使用体验。
我们可能每隔一段时间(也许做得到每个月两次)做教师AI发展赋能课程体系的问答直播。上周我们开展了图形图像处理AI应用有关的直播课——嗯,先不管数据,重点是我们尝试了第一步,有了第一步就是好的。我觉得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直接了解用户需求,还能为课程的后续优化提供更加精准的反馈。
直播回放可于同名视频号“肄苑创新中心”中查看
对于学生版AI课程,我们计划首先针对K12阶段的政策进行分析,看看如何将这些政策融入到职教实训设计中,随后推进主线开发。重点是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试图降低学校在教学配置(人力、教具)上的负担,提高产品成交的可能性。
如何用有限弹药攻下山头?
虽然进展在不断加快,但我们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尤其是在运营和技术方面。首先,在运营团队方面,由于缺乏足够的专职人员,导致一些任务的推进较为吃力。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我们计划通过内部培养,选拔合适的人员来填补这一空缺,并优化现有的工作流程,提升整体效率。
技术方面,虽然我们通过外部合作来推进一些项目,但我们内部也在加速提升AI技术的应用能力。未来,我们将更加注重如何将多模态AI与工作流设计结合,发掘更多的产品创新机会。这一过程虽然充满挑战,但我们相信通过技术创新,可以为教育行业带来更多突破。
也要时刻提醒自己和团队,在快速推进的同时不能忽视反思和总结。尽管忙碌,但我们需要不断从经验中提炼教训,确保在持续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团队和工作流程。
图片来源于pixabay.com
总结
过去的一个月让我们在团队的协作、产品的开发和与用户的连接方面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随着团队逐渐成熟,产品与服务的优化也将加快步伐。我们有信心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实现更多突破,并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
我们将继续关注团队建设、产品优化以及用户需求的紧密结合,推动项目向着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观点:小橙酱
整理:Claude-3.5-Sonnet / ERNIE-4.5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小橙酱的研究室

既然来了就留句话吧(。・ω・。)